2月24日,港交所公布2021年全年业绩,当年收入及其他收益为209.50亿港元,较2020年所创纪录上升9%;股东应占利润125.35亿港元,同比增长9%。
不过,港交所实际净利仍略低于市场此前预期,今日股价也大跌超过5%。根据Refinitiv汇编的27位分析师此前预测,2021年港交所净利的平均预测值为131亿港元。
尽管如此,港交所对未来的业绩增长依然保持乐观。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虽然宏观经济环境充满挑战、疫情未退,港交所于2021年仍然表现强劲,港交所业绩在未来将会继续增长。
2021年下半年以来,港股整体表现不佳,市场波动明显。欧冠升表示,对于港交所来说,当市场波动上升的时候,在短期是一个好处,体现在每天的交易量方面,特别关于衍生工具。但是,这个不会带来长远的好处,会(破坏)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我们想看到的是一个稳定的市场。当有波动的时候,我们要确保市场会非常有效率的运作,而且营运得很好。我们想给投资者带来信心,确保他们可以信任这个环境和市场,然后在市场中做一个活跃的参与者。”欧冠升说。
图/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出席2021年全年业绩传媒简布会
01
收入和盈利均创新高
投资收益下跌16%
2月24日下午,港交所举行2021年全年业绩传媒简布会,全景网进行全程视频直播。年报显示,2021年,港交所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为209.5亿港元,同比增长9%;股东应占利润125.35亿港元,同比增长9%;基本每股收益为9.91港元,拟每股派4.18港元。(注:直播回放戳底部的“阅读原文”)
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充满挑战、疫情未退,港交所于2021年仍然表现强劲,收入和盈利均创下新高。具体来看,主要业务收入为201.03亿港元,同比上升10%。其中,沪港通收入及其他收益达到27.24亿港元的新高,同比上升41%,占集团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的13%。
2021年是欧冠升履职港交所行政总裁的首个财年,他以“非常满意”评价这一年的业绩表现。但欧冠升坦陈,在经历了头半年非常强劲的增长之后,交易量在去年下半年放慢了,这主要是受一系列的宏观因素和市场气氛影响。
“(去年)业绩增长主要的驱动因素,就是很强劲的交易数据,特别在第一季度平均成交金额同比上升29%至1670亿港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港交所投资收益净额同比下跌16%。港交所表示,2021年的低息环境影响到了港交所的投资收益净额,第四季度相较于第三季度的交易量减少,令第四季税后溢利下跌18%,但长期股本投资估值收益已抵销了部分跌幅。
欧冠升称,“现货市场成交额、沪深港通及债券通交易量均创新高,抵销了低息环境对我们的投资收益造成的影响。另外,港交所收到为数不少的上市申请,又推出了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和海外发行人的新上市制度,产品组合不断丰富,加上提供假期交易等一系列新市场微结构提升措施,我深信港交所可继续发挥‘超级联系人’的优势,在未来急速发展的全球资本市场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02
去年下半年IPO放缓
港交所:正在检视主板上市规则
从新股市场来看,港交所2021年新股集资额共3.314亿港元,位列全球第四,其中88%来自新经济以及生物科技股。
具体来看,2021年港交所新股共98只,包括20只生物科技股、6家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发行人、5家来港作第二上市的发行人以及3家双重上市的公司。
从时间分布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新股市场强劲,共32只新股上市,但从第二季度开始。新股上市数目下降,第二、三、四季度的新股数量分别为14、27、25。
图/2021年港交所IPO情况
对于IPO的放缓,港交所是否会有所担忧?对此,欧冠升在简布会上回应称,尽管去年下半年的IPO数目下降,但新股上市申请仍然络绎不绝。目前,港股IPO排队的公司已有约160家。“面对动荡的市场环境,公司对于上市会有一些犹豫,因此不少公司在等待市场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2月23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财政预算案2022》中提及,港交所正检视主板上市规则,考虑部分科技企业的集资需求。
数据显示,新经济企业目前已占香港股市总市值超过百分之二十。作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资中心,医疗健康和生物科技公司带动着香港生物科技生态圈的快速全面发展。
对此,欧冠升表示,一些从事先进技术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这些公司有机会发展成为大规模企业,也吸引了不少的创投资金,但可能尚无盈利和业绩支持,不符合目前的上市规则。
目前,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正在检视主板上市规则,研究在充分顾及相关风险的情况下修订上市条件,以配合有关的集资需求。欧冠升透露,关于上市制度的进一步改革,目前正在进行潜在目标市场的分析,以及深入的研究和咨询,这一过程预计需要花费数月。
03
已接收了7份SPAC上市申请
一季末或迎首家上市
对于未来的新股市场,港交所认为新股市场将势头强劲。一是源自拟回流上市的中资公司的需求,二是推出了适用于SPAC以及海外发行人的新上市制度。
近年来,港交所大力推进上市制度改革。2018年,港交所允许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创新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2020年,港股上市制度再改革,企业版同股不同权二次上市被接纳。
2021年12月17日,港交所宣布引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制度,于2022年1月1日起生效。目前,亚洲市场已有以色列、新加坡、中国香港三处亚洲金融中心纳入SPAC机制。
SPAC是区别于传统“IPO上市”和“借壳上市”的第三种上市方式,其创新之处在于,不是买壳上市,而是先行造壳、募集资金,然后再进行并购,最终使并购对象成为上市公司。
特别的是,港交所对SPAC上市规则做了调整,对专业性要求更加严格。如美国对发起人和投资者没有设定硬指标,也没有规定必须引入私募基金,而港交所要求至少一名持10%发起人股份的SPAC发起人是证监会6号或9号持牌人,另外,参与SPAC证券买卖的投资者仅限专业投资者,SPAC必须引入私募基金,并根据目标公司的估值规模设定不同的私募基金最低比例。
欧冠升在今日的简布会上透露,去年推出了新的、高质量的香港SPAC制度,强化了海外发行人的上市要求。截至2月24日,港交所已经收到7个SPAC上市申请。
1月17日,港股迎来首家正式递交SPAC上市申请的公司——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投资发起人是招银国际的资产管理分支。该公司在初步招股书中称,自己可以在任何行业寻找并购目标,但重点关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新经济”行业,例如绿色能源、生命科学,以及先进科技与制造行业。
那么,第一只SPAC登陆港股上市是否有时间表?欧冠升表示,港股SPAC上市工作正在进行,第一只SPAC或许可能在今年一季末上市。“我们打算做一个高质量的SPAC制度,我们不想这个制度只是产生数以百计的IPO,反而我们想要的是有几个高质量的公司,所以我们很开心看到目前的进度。”
根据港股SPAC上市规则,SPAC空壳公司从上市(IPO)到完成并购(de-SPAC)的周期,通常为三年,最长为四年。空壳公司必须在正式挂牌后24个月内寻得并购标的,刊发交易公告,并须在挂牌后36个月内完成交易。港交所可依具体情况,在临近期满时考虑发出豁免,允许有关公司就这两个期限各自延长最多6个月。
04
欧冠升:A股规模有望超100万亿美元
将继续加强互联互通
展望2022年,港交所主席史美伦称,2022年全球经济预期将会持续复苏,但疫情发展不明朗、地缘政治风险持续、旅游限制以及预期加息等因素均会对公司来年的业务造成影响,为港交所带来不少挑战。
但另一方面,港交所对未来的业绩增长依然保持乐观。
港交所数据显示,2021年,港股通的成交总额为9.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为70%。
具体来看,2021年沪深港通收入达27.24亿港元,同比上升41%。其中,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额人民币1201亿元,同比上升32%;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额417亿港元,同比上升71%。
欧冠升表示,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将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内地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规模有望在十年内从目前的约30万亿美元增长到超过100万亿美元的规模。
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将港股作为资产配置“篮子”里的一部分,但港股毕竟是用港元计价的资产,内地投资者仍会担心汇兑成本及汇率波动风险。
近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特区立法会上提到,正研究在港股通南向交易股票中引入人民币计价的具体措施。港交所也表示,引入人民币计价将有助于提高香港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目前也正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
此外,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昨日的《财政预算案2022》中也表示,中资企业海外市场上市须面对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大,已有不少中概股选择回流。香港已为此做好准备,包括容许没有不同投票权架构并属非创新产业的大中华公司在港第二上市,并给予双重主要上市的发行人更大灵活性。
“集团业务已做好准备迎接未来一年的机遇与挑战。”欧冠升表示,未来将会继续发挥与中国内地互联互通的优势,大力丰富产品组合,并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以及新经济发展等领域的新机遇。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港股短期存在回调压力,但估值修复仍有动能。中金公司研报也认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和较低的估值水平或将使得2022年的港股成为均值回归的一年。“我们认为更多稳增长政策的出台,不仅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南向资金流入,而且也会提升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尤其对港股和估值折价较多的板块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