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北交所上市公司活力足 2022年盈利面超九成

发布日期:2023-05-05阅读数量:193

“五一”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191家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上市公司悉数完成了2022年年报披露工作。

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代表,北交所上市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宏观环境中收获了怎样的经营业绩值得关注。同时,2022年也是北交所设立并开市后迎来的首个完整会计年度,年报“成绩单”示范作用尤为显著。

数据显示,2022年,19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501.91亿元,平均实现营业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净利润138.11亿元,平均实现净利润7230.81万元,同比增长12.17%,盈利面达92.15%,其中,44家公司增幅超过30%,22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42家公司连续3年实现利润正增长。

从营运角度看,北交所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共计83.04亿元,同比增长28.44%;生产建设稳步推进,购置固定资产等投资合计支出140.83亿元,同比增长46.76%。客观数据表明,创新型中小企业顶住了外部环境压力,继续实现稳定增长,较强的经营韧性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重要支撑。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北交所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守正创新,“产业链”转型升级提速,“创新链”成果转化显著,“资金链”逐步提质增效,“基本面”实现稳健增长,充分彰显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

北证50“领头雁”作用凸显

北证50成分指数(以下简称“北证50”)是市场观察北交所运行情况的重要窗口,作为指数样本股的50家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自然也成为年报披露季中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交出的“成绩单”来看,北证50指数样本公司2022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52.53亿元,同比增长43.56%;实现净利润74.16亿元,同比增长27.46%,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占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的50.1%和53.7%。这些公司中,10家实现10亿元以上收入,12家实现1亿元以上净利润。

“除前述样本股外,北交所上市的部分中小市值公司充分发挥业务灵活优势,主动应变、积极转型,紧抓产业发展机遇,业绩稳中向好。”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北交所10亿元以下市值的135家公司中有91.11%的企业实现盈利,近三成公司实现营利双增。

以利通科技(9.200, -0.24, -2.54%)为例,围绕超高压系列产品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开辟发展新赛道,研发推出超耐磨酸化压裂软管等高附加值产品,净利润同比增长175.92%。

不容忽视的是,尽管业绩表现亮眼,但中小企业在吸引投资者关注方面仍存在短板。“除了受成长阶段制约以外,中小市值公司在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主动性不足。”北交所投资者服务部总监孟浩表示,在全面注册制的浪潮下,越是中小市值公司,越要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上下功夫。中小市值公司应转变意识、策略与方法,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上主动作为。

围绕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北交所也已持续开展专题培训,引导企业积极践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理念,促进企业提升团队执业能力。

“创新链”引领“产业链”转型升级

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研发资金持续加码下,北交所上市公司创新效果显著。

数据显示,2022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共计67亿元,同比增长18.03%,其中,七成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贝特瑞(40.050, 0.16, 0.40%)、安达科技(8.560, -0.13, -1.50%)等9家公司研发支出超1亿元;平均研发强度达4.46%,约为规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24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平均研发人员数量为87人,同比增长13.34%。

研发投入的稳定增长推动北交所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从专利数量看,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新增专利共计2655项,其中发明专利572项。

在诸多投入大量研发费用的行业中,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产业链公司发展尤为迅速。2022年,北交所新能源相关产业公司平均营业收入达44.24亿元,同比增长103.33%,平均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53.90%;新材料相关产业公司平均营业收入8.13亿元,同比增长32.49%,平均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62.36%。

北交所已有79家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占市场总数的41.36%,2022年平均实现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19.57%;平均实现净利润6445.51万元,同比增长16.41%。此外,8家公司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部分公司在关键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用好资本市场工具提升吸引力

对上市公司而言,借力制度优势与政策红利,用足用好资本市场工具,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2022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多措并举,通过“资金链”提质增效、“人才链”凝心聚力、“高分红”提振信心。

具体来看,2022年,新上市的83家北交所公司累计融资163.84亿元,八成募集资金投向了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创新领域,助力企业实现产能扩张、技术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上市后,已有同享科技(12.200, -0.08, -0.65%)、盖世食品(7.380, 0.02, 0.27%)等4家公司再融资注册或发行,共计(拟)募集资金超过20亿元。中航泰达(4.990, 0.09, 1.84%)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参与国企混改,提高营运能力,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58.63%。

在引进与留住人才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本科及以上员工占比不断提高;36家公司在上市后推出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对象涉及核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骨干员工近2700人,薪酬激励和公司业绩深度绑定,有效调动了员工积极性,激发上市公司创新活力。

北交所企业在创新发展的同时,持续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2022年报披露期间,共有154家公司推出现金分红方案,占全部公司家数的八成以上,现金分红总额达到41.55亿元,其中近七成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股份回购方面,2022年30家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方案,回购金额合计7.32亿元,超过近两年总和,大幅提振市场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北交所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四成公司已建立环境保护相关机制;广咨国际(9.990, 0.66, 7.07%)、太湖雪(13.760, 0.10, 0.73%)等多家公司主动披露ESG报告;富士达(17.300, 0.72, 4.34%)、龙竹科技(5.440, 0.06, 1.12%)已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含绿量”持续提升。

IPO:www.92i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