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上半年生物医药投融资整体放缓,企业如何才能破局突围?有带来融资扩张?

发布日期:2022-07-25阅读数量:312

近年来,伴随大健康消费不断升级,以及相关医药监管新政红利逐步释放,我国生物医药市场发展整体向好,且高质量发展势头日趋明显。但与此同时,2022年上半年,受国家对创新药审批政策调整、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企业预期价值兑现不确定性等影响,生物医药企业投融资较过去几年,更为谨慎且增速放缓,生物制药IPO热度有所降温,市场也将更趋于理性。

据医药魔方InvestGO数据库统计,2022年上半年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融资趋势整体放缓。2022上半年全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共632起,披露的投融资金额为1152亿元。其中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583起,投融资金额671亿元;IPO事件30起,募资金额357亿元;二级市场再融资事件19起,再融资金额124亿元。整体看,2022年上半年,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数,同比降低46.7%,环比降低45.9%;IPO事件数同比降低45.5%,环比降低55.2%;二级市场再融资事件数,同比减少57.8%,环比减少29.6%。

如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生物医药投资已见顶,未来五年投资前景将不容乐观。对此,致同咨询生命科学与健康行业领导合伙人、融资与并购财务顾问服务合伙人董慧慧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致同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生物医药行业融资总额相较前两年有所下降,这是一个明显的趋势。究其根源,一方面,由于近两年宏观环境的变化带动了资本市场波动的加剧,且板块轮动、生物医药企业不再处于潮头也是影响融资总额下降的直接因素;另一方面,需要更加关注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企业估值大幅回调的现象,估值下降在相当程度上源于美股对生物医药企业的估值体系重塑,且至今尚未得到足够修复,也反向导致了生物医药企业融资总额的下降。

“我们认为,生命科学行业的参与方,不管是资方还是企业,双方仍对行业未来抱有足够的信心,当前仅处于等待估值和市场修复的阶段。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未来资本市场在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会恢复,但关注的细分领域将发生显著的改变。”董慧慧说。

困境:破发+退市

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新股连板数量骤减,创新药企上市后走势显著分化,二级市场重新评估创新药企合理估值的趋势愈发凸显,科创板生物医药板块价值面临重塑。在奔赴资本市场的路上,不少医药企业更是走上了上市首日破发或终止/中止上市,更或者是被强制退市的道路。

例如,2022年1月,倍特药业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根据相关规定,证监会终止了对倍特药业的发行注册程序;2月8日,丽珠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参股公司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津同仁")创业板IPO聘请的永信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津同仁的IPO审核于1月26日中止,恢复审查时间不确定。

6月23日晚,白云山发布公告称,经慎重决定,公司及广州医药决定暂时中止推进建议分拆,这意味着广州医药IPO计划暂时搁浅;ST海医6月27日公告,公司股票于2022年6月28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2年7月18日。目前公司已向上交所提交了复核申请书以及律师事务所就申请复核事项出具的意见书,但尚未根据有关规定提交保荐机构就申请复核事项出具的意见书。

谈及近半年来医药企业登陆科创板首日开盘即破发的情况,董慧慧认为,一二级市场在反应上存在时间差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种反应滞后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周期来消化。例如,在二级市场火热的时候,一级市场会有滞后反应;但当二级市场遇冷时,一级市场也很难迅速从高位下退。存在倒挂的现象是正常的,而且万事物极必反,整个生物医药的二级市场目前虽然略有回升,但仍处于三五年以来的历史低谷,所以预计低谷后的反弹也是必然的。

回到一级市场来看,通过致同咨询对于日常的客户服务情况来看:一方面,一级市场估值也有回调,但相比其他行业,生物医药企业还是处于较高估值的;另一方面,各方均认可的一点是,作为著名的反周期行业,以及存在明显上升逻辑的行业,资本市场不能也不可能放弃对生物医药行业的重点关注。

所以,结合对资本市场投资节奏的理解,致同咨询认为,目前有相当部分的一级市场投资人的态度是持币积极观望,项目还是积极地看和跟进,但是投资节奏谨慎很多。未来一段时间,还要等市场和信心的进一步修复,对企业的模式跑通、核心产品成型、未来盈利和确定性的预期要求也更强。

至于医药企业被迫退市的形势,董慧慧进一步介绍,与在研发、生产、商业化方面有比较全面且均衡发展的Biopharma企业相比,Biotech企业是以研发为核心定位的公司。结合致同在过往跨境并购中对境外成熟医药产业链的观察,我们认为,国内的Biotech公司面临的困境是:中国整体的医药产业链尚不足够健全,相应地Biotech公司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其盈利和变现机制仍未成熟。

以致同观察研究的以色列创新药产业链为例,其从大学/研发机构、做初期研发的小药企、CXO到大药企等,产业链上的每一环节都有合理的利润预期、估值预期和变现/退出渠道,相应地不会挤占其他环节的生存空间。而中国仍处于摸索健康医药产业链的痛苦历程中,这一过程很可能会相当长。

“关于biotech企业最近的动向,我们认为退市的原因主要还是与融资环境有关,例如作为中概股目前在美均较难获得客观理性的对待,而回到港股或境内上市则在估值上有可能大幅提升。同时,创新药商业化进程拉长、一些biotech企业可能出现经营难题等挑战而考虑出售,我们认为这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情况。和其他产业一样,只有优质且健康的企业才能在产业链中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并生存下去,但产品单一、财务和经营现金流不好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的风险。”董慧慧说。

破局:硬科技+研发投入

尽管资本市场对于医药的价值评估体系仍在重塑,但也丝毫不影响医药企业的加速布局投入。根据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分析显示,截至科创板开市三周年(2022年7月22日),按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共有96家属于生物产业。其中,生物产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在研发投入强度(指企业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上,2倍高于科创板整体水平。生物医药科创板企业的整体研发投入强度高达38%。

另据医药魔方数据,医疗健康领域一级市场的投融资重点仍然是创新药,项目数量占比达25% 。从投融资事件数量来看,TOP3依次是创新药、医疗器械及企业服务,三者加和占比高达65%。从投融资金额来看,TOP3仍然是创新药(29%)、医疗器械(19%)及企业服务(17%)。创新药投融资事件中,细胞治疗和基因疗法分别占比29%、19%。细胞治疗单笔投融资金额增幅显著,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3%。

这也说明,虽然与前几年相比,医药市场投融资达到了比较深的“低点”。但从大形势来看,在资本市场助力生物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浪潮下,大量初创型生物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并发展,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并将逐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在董慧慧看来,中国医药市场前沿的尖端技术和新兴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创新。一方面,历史上在生物医药行业,中国既不是尖端技术的原生地也不是最早的运用地,但中国正在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以及巨大的市场为尖端技术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在尖端技术例如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基因编辑、部分靶向药的研发方面,均已站在了高位发展的历史时刻。

“生物医药作为资本和智力高度密集的企业,巨头更容易产生护城河,相应地巨头在细分产业方向上的腾挪、试错和创新跟进上都有更大的成功机会。”董慧慧说,结合当前的宏观环境,国内好几家生物医药初创企业逐渐崭露头角,一些新药品种进入临床也好、获得天价投资也好,吸引了业内诸多关注。对此,董慧慧建议初创企业可以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筹备足够量的资金,至少需要支撑3-5年的经营和研发;同时准备多套预案,以应对没有足够融资的情况;在注重产品研发的同时也不能放弃盈利性业务的经营,以副业养研发;

二是,尽量做出成型产品。产品可商业化,路线正确,才能吸引到投资;

三是,不要集中于单一产品。

总体来说,成功至少需要三个条件:完备的技术路线;健全的创始人团队;优秀的运营管理和积极的商业化落地能力。

安永大中华区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吴晓颖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当前中国新兴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公司,与全球竞争的主要对手,比如欧美的一些公司,在重点研发治疗领域,主要都是集中在肿瘤领域。在癌种的选择方面,像肺癌、肝癌、胃癌等我国内地居民相对高发的实体肿瘤,是国内公司研发管线的重点。像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种,是欧美生物制药公司主要关注的治疗领域。除了肿瘤外,欧美生物制药公司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疾病,数字化医疗及罕见病领域的研发管线与研究进展两方面,相对来说也领先于国内企业。

从技术路线来讲,生物药领域从2016年开始快速兴起,大分子、细胞、基因治疗领域,始终是中国及全球新兴生物制药公司聚焦的重点。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领域,国内临床数量已经接近美国,这个差距在逐渐缩小。

“这也要求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药企应该具备不同的特质和能力,才能持续获得资本的青睐。对处于相对早期的创新药企来说,背景深厚的优秀团队,加上自研或者授权取得的强力产品管线,往往能使企业更具有投资前景。但对那些处于相对成熟期,或者有产品即将上市的创新药企来讲,逐步完善的商业能力以及销售网络的建立,才能确保药品在临床被推广使用,从而实现投资者获益。”吴晓颖说。

IPO:www.92i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