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鲜果连锁零售行业素来有“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之称。作为“南百果”的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果园”)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拟于港交所主板上市。从目前进度来看,中国证监会已于3月14日接收百果园递交的材料。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这家已成立20年的水果连锁企业,屡次传出上市消息,而上市地点却一再转换:从最开始的的纽交所更改为港交所,去年上半年又宣布将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今年则又重新更换到港交所。
缘何多次转换上市地?对于上市的考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致电百果园方面,但截止发稿对方未给予回复。
作为一家已成立20年的水果连锁企业,百果园这一次能否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上市之后又能否在资本市场里结出香甜的果实?
扩张不易,加盟模式管理更难
据了解,百果园的门店几乎都是加盟店,而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在2015年拿到A轮融资时定下的“2020年开1万家店、年销售额达到400亿元,线上销售100亿,利润总额达到40亿,并将在主板市场,成功上市”的“万店计划”目标至今仍未实现,也未能顺利登陆资本市场。记者在其官网查询发现,目前百果园门店数量显示为5000+,只实现了既定目标一半。
百果园官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百果园已在全国90座城市,开有超5000多家门店,全球范围内的特约供货基地也超过200个。通过业务扩张,扩大销售网络和分销网络等手段的确是在资本市场实现增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很多水果连锁企业的选择。
缺少资本的情况下,采用加盟策略的百果园既能迅速拓店,又可坐收品牌授权之利,但却存在质量和管理问题的隐患。跑马圈地的背后,是消费者对百果园的种种投诉。
本报记者在黑猫投诉[投诉入口]平台上检索发现,关于百果园的投诉多达1200余条,不少都指向了“水果质量差”、账户余额无法提现、诱导欺骗消费者办理充值会员等投诉,其中“三无退货”投诉居多。
快消行业新零售专家鲍跃忠表示,百果园具备一定的品牌优势和供应链组织能力,加盟模式的确整合了社会资源和企业优势,一方面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是带动了就业。但是加盟也加大了管理难度,只有在加盟店的管理和利润分配方面持续发力,才会走出一条快速发展的路。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并不看好百果园的加盟策略,“加盟策略对于整个运营规范化有很大压力,公司在通过快速的规模化达到较高体量的同时也应关注迅速扩张带来的风险。快速扩张面临的挑战也很多,具有不现实性,品牌应重视迅速扩张后的供应链、人员配置、店铺管理、产品质量管控等诸多方面。”她说。
“百果园所谓的万店计划对资金的需求肯定很大,这也是其启动上市的重要原因。”朱丹蓬进一步表示。
鲜果连锁角逐资本市场,难讲新鲜故事
百果园赶考资本市场的同时,另外两家水果零售品牌——“北鲜丰(鲜丰水果),西洪九(洪九果品)”也在奔赴上市,可见激战正酣,行业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目前,鲜丰水果也已完成A股上市的第一期辅导工作,而洪九果品也在去年10月29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此前,洪九果品曾在2019年与东兴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A股IPO,但在2021年9月份,公司终止了A股上市辅导,转战港股。
目前,与百果园业务模式类似的几家已经登陆或正在冲击资本市场的公司,除百果园的直接竞品“北鲜丰(鲜丰水果),西洪九(洪九果品)”两家,还有A股的宏辉果蔬(603336.SH)和港股的亚洲果业(0073.HK)。
就两家上市公司市场表现而言,似乎有些不尽如意。本报记者查阅的有关数据显示,宏辉果蔬3月23日收盘价为7.30元/股,市值约32亿元;而处于港股的亚洲果业股价低迷,自2009年上市以来始终在1元以下,3月20日收盘价为0.131港元,沦为“仙股”。
有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指出,在消费者没有形成较强的品牌认知度的基础上,竞品鲜丰水果、洪九果品等都正在切走市场蛋糕,生鲜电商、中大型商超甚至菜市场个体摊贩也会分流百果园的市场份额,赶考资本市场的百果园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在朱丹蓬看来,生鲜电商对百果园造成的冲击很大,传统连锁店的故事早已不再悦耳,仅从服务体系上看,百果园并无非常强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绝对的上游话语权。
朱丹蓬认为,水果行业横跨了第一、二、三产业,三个产业应该如何很好地融合,如何整合资源和提升效率,这些都对水果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争夺水果零售第一股的确有利于增强百果园对资本端的吸引力。但就算百果园夺得了水果零售第一股也并不能高枕无忧,后续表现还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朱丹蓬表示。
可以预见的是,在鲜果连锁超市品牌密集奔赴上市的背后,夺得“中国水果零售第一股”称号或许并不重要,但如何在登陆资本市场后,还能保持快速平稳发展,的确是“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此来看,此次百果园的港股上市之路能否顺利,上市之后又能否在资本市场里结出香甜的果实,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