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6日,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飞测)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市委会议通过,申请融资金额为10亿元;其中5.5亿元计划用于流动资金补充。
此前,界面新闻曾指出中科飞测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尚未盈利、营运资金吃紧等问题。6月9日最新的招股说明书(上会稿)显示,中科飞测于2021年度首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微利,但公司依旧面临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整体业绩相对缺乏稳定性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界面新闻大湾区频道记者向中科飞测公司发出采访邮件,截至发稿前,对方尚未回复。
中科飞测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公司,从事检测和量测两大类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半导体设备研产销位于产业链上游,集成电路质量控制是半导体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包括前道检测、中道检测和后道测试。其中,国内涉及前道和中道检测的企业相对较少,而集成电路前道制程和先进封装的质量控制设备正是中科飞测专注研发的领域;其创始人陈鲁曾在全球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市场寡头企业——科磊半导体担任资深科学家。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申请上市前,中科飞测经历多轮融资,其中包括国投基金、深创投、华为哈勃投资等头部投资机构。
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1年(下称“报告期内”)中科飞测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56亿、2.38亿及3.61亿,复合增长率达到153.78%,营业收入整体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均在99%以上。
在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3.90%、41.12%及48.96%,呈稳定增长趋势;从2020年开始,中科飞测综合毛利率开始高于同期可比公司平均值,2021年高出6.78个百分点。
然而,期间中科飞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0.72亿、-0.01亿及0.03亿,2021年公司首次实现微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数,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分别为-0.28亿、-0.87亿及-1.00亿。
对此,中科飞测也在招股书中对经营业绩波动、甚至上市当年亏损这一风险作出了特别提示。在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具有相对较高的同业竞争力的情况下,中科飞测为何盈利能力欠佳?其现金流又流向何方?
对此中科飞测的解释为,随着销售规模扩大,公司原材料采购支出大幅增加,同时回款慢、应收账款规模大;除了经营活动支出,公司作为以研发为驱动的半导体设备企业,研发投入维持在较高水平,大规模研发投入短期内增加了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规模。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0.56亿、0.46亿及0.95亿,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00.01%、19.43%及26.36%,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研发费用率,2021年高出13.16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科飞测团队拥有研发人员223人,占公司总员工人数的42.64%。公司拥有9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专利224项,报告期内累计投入超过500万元的主要研发项目共14个;其中11个依然在研或持续开展,报告期内累计投入13.13亿。
即便如此,公司依然面临较高的同行业竞争风险。中科飞测所在的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领域由国外厂商垄断,科磊半导体、应用材料和日立作为前三大厂商,在中国合计市场占有率超过70%;而根据平安证券研究所数据,2020年我国半导体量测检测设备国产化率仅有2%左右。
除了市场占有率差距大,与国际巨头相比,中科飞测在产品线的覆盖广度、设备制程工艺的先进性方面均有较大差异。综合因素下公司议价能力较弱,潜在行业竞争或将导致公司毛利率水平波动,给经营带来一定风险。
记者同时注意到,在营业成本、研发费用之外,管理费用是公司资金的又一重要流向。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0.85%、10.68%及11.02%;即便剔除波动较大的股份支付金额,也处于同行业相对较高水平。
对此中科飞测的解释为,公司业务规模相对较小,规模经济尚未完全体现,因此不具有同行业可比性。
面对现金流吃紧的状况,公司实控人多方借款并多次提供借款担保;本次上市申请的融资金额中也有一半以上计划用于流动资金补充。
另外,受销售规模和客户群体数量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呈现出下半年占比较高、季节性变动的特点。对此,中科飞测表示这一现象在行业中普遍存在,收入达到一定规模后季节性特征会有所减弱。